慢性腎病篩檢及追蹤頻率
STAG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可以eGFR分期, 但如果只用 eGFR 分期, eGFR > 60 不算 CKD, ,eGFR<60(3~5 期)才會被認定為 CKD 病人。
如果沒有腎臟損傷證據, G1 G2 不符合 CKD 定義
2012 年美國腎臟基金會 KDIGO 指引 CKD 定義﹕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超過三個月,並且對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加上對健康造成影響之條件,是因為有些人雖然有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但不
一定都對健康造成影響;
經由統合分析一般人及心臟血管危險族群的 GFR、白蛋白尿對死亡率、心臟血管死亡率、CKD 進展及腎衰竭之影響
KDIGO 仍維持 GFR<60 ml/min/1.73m2
白蛋白血清肌酸酐比值(ACR)≧ 30 mg/g
這兩項臨界值。
血清胱蛋白(cystatin C)
其濃度幾乎全仰賴 GFR
Cystatin C 的產生,個人差異性比血清肌酸酐少
在 GFR 輕微下降至70 到 90 ml/min/m2 時,濃度就已經上升
在高GFR 情況下,cystatin C 比血清肌酸酐更適合作為 GFR 指標。
KDIGO 同時建議,對沒有明確腎臟損傷標記、但以血清肌酸酐為基礎的 eGFR 值在 45 ∼ 59 ml/min/1.73m2 間病人,可檢測血清胱蛋白,以確定 CKD 診斷。
建議 CKD 篩檢的對象應包含
DM、高血壓、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 CVD)、泌尿道系統構造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有腎臟侵犯者、家族有腎臟病病史等
尤其是鼓勵 DM 病人接受 CKD 篩檢,其成本效益非常高。
CKD 高風險族群 (風險不一定是成因)
1. DM
2. Hypertension
3. CVD 心臟血管疾病
4. 家族病史
5. 高血脂
6. 草藥使用者
7. 急性腎損傷病史
8. 老年人
9. 過重,肥胖, 或代謝症候群
10. 長期使用止痛藥
11. 吸菸
12. 生活型態 ,相較於高體能活動量的個案,中度體能活動量的族群發生糖尿病或高血壓相關腎病變 RR 較高 , RR=3.7(95% CI為 1.0–14.2)
13. 高尿酸血症或痛風
參考資料
Time-Center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Risk Factors for the Progression of CKD
KIDNEY FAILURE RISK EQUATION
慢性腎病患者, 經過多久時間, 會出現腎衰竭症狀, 需要洗腎或做腎臟移植
CKD 可依照 eGFR 分成五期
第三期 eGFR 30-60 又可以分成 3a 45-59 和 3b 44-30
CKD 成因
45% 是糖尿病末期腎病變
25% 是高血壓控制不良
15% 是免疫疾病或遺傳問題
15% 其他
例如, Stage 3a 進展至 3b 的時間是 7.9年. 但血糖控制不良會比較快進展成 3b, 時間減少 1.8 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