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眾有這種經驗, 身體不舒服, 或頭暈, 或頭痛, 或冒冷汗, 或肩頸痠痛., 這時候量個血壓, 往往會超過民眾的基礎值. 民眾的直覺通常就是 "我現在血壓高, 所以人才會不舒服, 我要請醫師幫我開的降血壓藥物"
這是完全不對的觀念.
高血壓幾乎不會有症狀. 很多人是在身體不舒服的狀況才想到量血壓. 這時候的血壓上升並不代表是因為血壓高造成身體不舒服. 血壓在這種情況往往是被其他症狀牽連. 才造成血壓上升. 這時候降血壓不一定能改善患者症狀. 很多症狀經過休息會改善. 這時候測量血壓, 發現血壓比較降低. 所以很多民眾會主觀認定是降血壓治好了症狀.
.
但是, 很多症狀本來就會自行痊癒
.
你吃了一顆糖豆. 過一段時間身體某些症狀改善了. 並不代表糖豆能治療你的症狀
就像很多人打了疫苗. 出現發燒痠痛. 幾天之後症狀改善. 很多病患會強調"我有吃普拿疼", 事實上. 吃不吃止痛藥. 與副作用可能持續幾天沒有直接關係. 藥物僅是在恢復過程將症狀減輕而已. 吃藥並不會縮短生病或不良反應的天數.
感冒的治療也是這個道理. 感冒的治療藥物是用於減輕感冒症狀. 吃藥或不吃藥. 與恢復時間關係不大. 恢復需要的往往是時間而非藥物.
因此所有的醫療研究. 都需要有實驗組和對照組. 才能比較某一種藥物或某一種治療是否真的有效.
.
回到高血壓, 在1808年有醫師提出高血壓是一種疾病的概念, 但並沒有一種方便的儀器可測定人的血壓, 在1896年, Scipione Riva-Rocci 發明了袖套法血壓計, 之後高血壓才能被列為臨床病症(可在門診測量),而高血壓對於人體的影響, 直到上個世紀二次世界大戰仍有爭議, 當時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家庭醫師認為高血壓是老化的自然代償, 並不需要治療, 1995 年 Messerli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布了一份羅斯福總統的血壓記錄單(下圖)。(羅斯福死於1945年總統任期內)
後來高血壓又怎麼被認為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呢?
目前認為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是中風的主要原因。中風的風險與血壓的高低直接相關。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
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研究收錄 523 名男性受試者。依照舒張壓將試驗者分為兩組, 一組接受血壓治療, 一組沒有接受治療, (115 至 129 mm Hg 和 90 至 114 mm Hg 初始舒張壓)的結果兩組比較,發現對照組的中風總發病率為 25 例,治療組為 6 例。
這個研究有兩個意義
1. 高血壓是一種疾病, 會增加中風機率
2. 治療高血壓可降低中風機率
另一個比較著名的高血壓研究是 Framingham 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
1948 年,科研人員首次招募了 5,209 名,年齡由 30 至 62 歲 Framingham 市鎮的居民,參與這項長遠的研究計劃,成為第一代的參與者。自這一年起,參與者每 2 年都要接受詳細的醫學檢測,專家們不單止量度參與者的生理健康指標,還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起居飲食習慣,以便日後分析居民後來患上或沒有患上心臟病的原因。1971 年,又再次招募了 5,124 名第一代參與者的子女及其配偶,成為了第二代的測試對象。2002 年,這項計劃又進入了新的里程,招募了 4,095 名第一代參與者的孫、孫女及其配偶,成為了第三代的參與者。
科學家一開始的工作是詳細的測量記錄, 一開始各種參數對於疾病的影響並不清楚, 很多生理數據是在長期的觀察之後才發現與疾病的相關性.
至目前為止,Framingham 心臟研究已經識別出以下導致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高膽固醇:膽固醇乃脂肪狀的物質,可以結集在血管內壁,導致血管閉塞,引起心臟病發和中風。膽固醇以幾種不同的形式在血液中運行著,當中包括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LDL 又稱「壞」膽固醇,因為它會堆積在血管壁上;HDL 又稱為「好」膽固醇,因為它能移除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目前,專家們正尋找遺傳因素與高、低密度膽固醇水平的關係。
高血壓:1948 年以前,醫學界以為需要較高的血壓來迫使血液通過老年人已硬化了的動脈管道,所以高血壓是衰老過程的一個正常現像。不過,Framingham 的研究人員卻發現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疾病,如果不加以趁治就會演變為心臟病發和中風;另一個發現則是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的增加與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的增加同樣危險。
吸煙:Framingham 的研究發現,吸煙者出現心肌梗塞和猝死的機會增加。此外,每日吸煙的數目越多,發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機會越高;另一方面,停止吸煙後同樣的風險可以減半。
肥胖:研究發現肥胖會引起心血管疾病,而且亦會增加其他危險因素的風險。Framingham 的研究人員發現,就算是低強度的運動也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而且反覆「增重」和「減重」的男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會增加。
糖尿病:患有第二類型糖尿病的人士,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 2 倍。就算未正式患上糖尿病的高血糖人士,其心血管風險也是一般人的 1.5 倍。糖尿病患者亦有較大機會患上高膽固醇(LDL)和高血壓。
其他:Framingham 的研究人員現正調查一些氨基酸和過濾性病毒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 對於高血壓患者的統計可作為我們的參考
1.高血壓會增加罹患心髒病和中風的風險,這是美國的主要死因。
2. 大約7000萬美國成年人(29%)有高血壓 -每3名成人都有1個。
3. 大約有 1/3 美國成年人屬於高血壓前期(高於正常值,小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4. 只有大約一半(52%)的高血壓的人有接受治療
5. 高血壓是2013年超過360,000名美國人死亡的主要(或間接)死因 -每天都有近1,000人死亡。
6. 高血壓造成美國每年46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包括醫療保健服務,藥物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以及無法工作的損失。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ing high blood pressure puts you at risk for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which ar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1
About 70 million American adults (29%)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that’s 1 in every 3 adults.3
About 1 in 3 American adults has pre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numbers that are higher than normal—but not yet in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range.3
Only about half (52%) of people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have their condition under control.2
High blood pressure was a primary or contributing cause of death for more than 360,000 Americans in 2013—that's nearly 1,000 deaths each day.1
High blood pressure costs the nation $46 billion each year. This total includes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medications to treat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missed days of wor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