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高尿酸 慢性腎病 胰島素 https://2019medicinenote.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57.html . 糖尿病相關筆記~目錄 https://2019medicinenote.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4.html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CKD 慢性腎病 治療

對慢性腎病有正向效益的藥物有很多. 但通常需要早期給予才能發揮效果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
第二型血管張力素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ARB)
pentoxifylline= pentop, trental, ceretal, pental (健保適應症:末梢血管循環障礙)
維生素 D
重碳酸鹽
克裏美淨細粒 Kremezin®, 每包含 2g 活性碳

ACEI= captopril、enalapril、imidapril ,ramipril
ARB= candesartan、irbesartan、losartan、olmesartan、telmisartan , valsartan ;
其他抑制 RAA system 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的藥物,包括 aliskiren(腎素抑製劑)與 spironolactone(皮質醛酮抑製劑)。



高磷血症
不論是未透析或已透析 CKD 族群,高磷酸血症與心血管死亡率及全死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息息相關。
血磷濃度增加與腎功能惡化有關。

貧血
改善 CKD 病人貧血,不能減緩腎功能惡化和延遲進入透析時間。
在 eGFR < 40 ml/min/1.73m2 後,血中紅血球生成素(ESA) 濃度才呈現不足
血紅素校正至正常甚至高於正常不能延緩腎功能惡化
台灣目前使用紅血球生成素製劑(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s, ESA)的健保給付規範為 CKD 病人血清肌酸酐指數達6.0 mg/dL 以上,此時腎臟紅血球生成素製造已明顯下降,造成病人貧血加重,因此補充紅血球生成素製劑是目前改善 CKD 病人貧血的主要方式。
ESA治療目標以 Hb 不超過 13 為原則


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 CKD 病人高尿酸血症,可能有助於延緩 CKD 進展。
活性維生素 D 及其類似物,可減輕蛋白尿、發炎、腎絲球硬化及腎間質纖維化,進而達到腎臟保護及改善腎功能惡化的效果
無症狀高尿酸, 使用降尿酸藥物, 沒有證據顯示能保護腎臟

維生素D
CKD 病人若能維持血中 25(OH)D 濃度 >30 ng/ml,可能有助於減緩 CKD 進展。

糖尿病病人接受較嚴格血糖控制,可減緩 eGFR下降及發生 ESRD 的風險;但太嚴格控制也會
增加死亡及低血糖發生機率。

高血壓
正常血壓定義是 < 140/90
最佳血壓定義是 < 120/80
和收縮壓<130 mmHg病人相比,收縮壓>140 mmHg及150 mmHg的病人進展到ESRD的風險,
分別是 1.72 及 3.36 倍

2003 年美國馬里蘭州一大型世代研究收錄 23,534 名受試者,而 CKD 以進入透析或因腎臟病而死亡為依據,追蹤 20 年結束時,有 143 名病人發生 CKD,與最佳 血壓控制 ( 收縮壓小於 120 mmHg 或舒張壓小於 80 mmHg ) 相比

正常血壓(小於140/90)女性發生 CKD 的 HR 為 2.5(95% CI 為 0.05-12.0)、
高血壓前期的 HR 為 3.0(95% CI 為 0.6-14.4)、
第一期高血壓的 HR 為 3.8(95% CI 為 0.8 - 17.2)、
第二期高血壓 的 HR 為 6.3(95% CI 為 1.3-29.0),
而第三 / 四期高血壓的 HR 為 8.8(95% CI 為 1.8-43.0)

正常血壓140/90以下男性發生慢性腎病的 HR (相較於最佳血壓120/80)
正常血壓 1.4(95% CI 為 0.2-12.1),
高血壓前期 3.3(95% CI 為 0.4-25.6),
第一期高血壓 3.0(95% CI 為 0.4-22.2),
第二期高血壓 5.7(95% CI 為 0.8-43.0)
第三/第四期高血壓 9.7(95% CI 為 1.2-7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秒懂家醫科-血糖血脂(膽固醇)

2025-07-02 11:48AM 【門診醫學】 2024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 【門診醫學】高膽固醇血症的治療建議 【預防醫學:什麼食物會升高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