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昨天台大登山社中嚮課程. 報告七個主題. 檢討
1. 昆蟲學的部分. 因報告者對昆蟲-節肢動物有興趣, 所以講的還不少,
幸好此次主題不多, 所以沒有耽誤太多時間, 所有動物昆蟲節肢動物咬傷,
僅六種毒蛇有解毒劑可以打. 其他咬傷如果未發生過敏或感染, 僅傷口疼痛,
送醫能做的處理有限(給予止痛藥), 如果是輕微創傷,
或許十年以上沒有施打破傷風疫苗可考慮施打, 但破傷風疫苗並非必要,
算是送醫"附帶" 的治療. 關於破傷風疫苗施打建議可以參見 http://blog.xuite.net/ymmcc/twblog/114385621
2. 所有創傷傷口都應清洗乾淨, 有些部位感染率低, 是指清洗徹底的狀態下, 不需要另外給予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2. 所有創傷傷口都應清洗乾淨, 有些部位感染率低, 是指清洗徹底的狀態下, 不需要另外給予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3. 溺水的重點在於盡快給予病患腦部氧氣供應, 所以如果病患無適當呼吸,
盡早給予人工呼吸, 病患如果沒有正常呼吸或移動, 給予胸部按壓,
溺水的急救流程還是叫叫ABC. 因溺水患者通常是先耗盡血中氧氣,
之後才進展為心跳停止, 如果僅給予胸部按壓應該無效.
4. 通用急救流程 叫叫CAB. 先叫病患, 病患如果無法應,
則啟動緊急醫療救護系統(醫院外,請人幫忙用電話打 119). 盡快取得AED.
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 評估病患有無正常呼吸, 有無移動, 5-10 秒鐘,
不要超過十秒鐘, 使用四個音節數七次, 1001 -1002-1003-1004-1005-1006 -1007,
如果沒有正常呼吸或移動, 開始胸部按壓, 速率 100-120次/每分鐘, 不要超過
120次/每分鐘, 深度 5-6 公分, 不要超過 6 公分, 每壓 30 次胸部,
給予兩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需正確打開呼吸道, 每次吹氣一秒鐘, 不要超過一秒鐘,
每次胸部有起伏則算成功, 胸部下降可以吹第二口氣, 吹氣之後馬上轉換成胸部按壓,
每壓 30 次 吹兩口氣, 算一個循環, 五個循環之後, 如果有AED
可重新評估是否需電擊, 如果無AED
則重複一直做到有急救隊來現場為止.
2018-04-10 .
2014年上課前寫的, 關於登山相關的醫療問題.
請回答下面的問題,有些題目也許出的不太好,可以來討論看看怎麼改比較妥當
1. 喝酒能禦寒嗎?
2. 以前曾經得過AMS急性高山病,上山前可以先吃止痛藥物,避免發生高山病
3. 丹木斯可以預防AMS急性高山病.
4. 丹木斯可以治療AMS急性高山病.
5. 類固醇可以預防AMS急性高山病.
6. 類固醇可以治療AMS急性高山病.
7. 利尿劑可以預防高海拔腦水腫 HACE
8. 利尿劑可以治療高海拔腦水腫 HACE
9. 降血壓藥物 nefidipine 可以治療AMS急性高山病.
10. 降血壓藥物 nefidipine 可以治療高海拔肺水腫
11. 威而剛可以加速高度適應,預防及治療AMS急性高山病.
12. 犀利士可以加速高度適應,預防及治療AMS急性高山病.
13.
高海拔環境下,出現咳嗽有濃痰、發燒、倦怠等等症狀,應先考慮是流感或肺炎
14. 高海拔肺水腫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呼吸困難、喘?
15. 高海拔腦水腫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癲癇、昏迷?
16. 發生AMS急性高山病.之後,如果已經吃藥治療,可以繼續上升
17. 發生高海拔腦水腫HACE,最重要的治療是給類固醇
18. 發生高海拔肺水腫HAPE,如果合併發燒,可考慮使用抗生素
19. 高海拔環境,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咳嗽等症狀,應使用抗生素
20. 在野外環境,遇到燙傷,應盡快塗抹燙傷藥膏,以減少燙傷的嚴重度
21. 如果身邊有冰雪,燙傷後建議盡快冰敷
22. 遇到動物昆蟲咬傷螫傷,傷口應盡快塗抹優碘
23. 摔倒擦傷或被刀子割傷,建議盡快將優碘塗抹在傷口上
24. 拉傷扭傷的肢體,發生的前幾天間隔性熱敷讓組織比較快恢復
25.
遇到過敏應盡快注射抗過敏藥物(抗組織胺、類固醇),以免發生過敏性休克
26. 發生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是腎上腺素,建議靜脈注射給予
27. 腎上腺素劑量,有呼吸心跳的過敏性休克,一次可以肌肉注射 0.3~0.5 cc
(1cc=1mg)
28. 多數的過敏反應,如果沒有繼續接觸過敏原,都會自己恢復
29. 發生高海拔反應之後,即使治療痊癒,也不應該繼續上升高度
30. 上山之前鍛鍊身體,增加體適能,以減少高海拔反應的機率。
31. 高山路線多增建山屋,以減少AMS急性高山病.發生率
32. 水泡到底可不可以弄破
33. 傷口可以用優碘消毒嗎
34. 蜂螫可以塗氨水嗎
2016-05-25 寫在台大中嚮上課前
學員交ptt檔案時間太晚. 參考資料太少,
引用的內容沒有經過嚴格考照.
2015-03-12 上課檢討:
肺水腫的部分, X光分析可以省略
失溫重點在於避免死亡
凍傷重點在於避免殘障(凍傷部位擴大)
威而鋼無法預防AMS
無法使用丹木斯, 可以使用類固醇預防AMS or HACE
中暑定義: 高溫(通常大於 40.5~ 41 度C 合併中樞神經症狀: 神智不清, 昏迷,
癲癇)
中暑是高溫造成中樞神經失調
熱衰竭是水分電解質大量流失
寫給入門登山者的登山醫學
在山上可能會發生什麼跟醫療有相關的事情呢?
其實多爬山就知道了,不過如果你願意在上山之前先做做功課,請你繼續耐心往下看。
內容
1. 外傷、足部水泡、燒襠、曬傷
2.內科疾病: 腸胃炎、感冒、個人慢性病的突然惡化、其他內科疾病
3. 高海拔疾病 AMS HACE HAPE
4. 肌肉抽筋
5. 熱衰竭、熱痙攣、中暑
6. 失溫
7. 動物昆蟲咬傷螫傷
8. 壕溝足
1. 外傷、足部水泡、燒襠、曬傷
在山上,聽過兩起山刀砍傷腳的案例,傷口流血後,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先加壓止血,加壓時間有可能需要幾十分鐘,如果傷口很髒,先用飲用水清洗乾淨之後,再加壓止血,不要將優碘倒入傷口內,不要在傷口內灑抗生素藥粉,加壓止血請勿使用止血帶,請用直接加壓止血。
穿著適當的衣物和鞋子,如果預期可能會燒襠,可以在大腿內側先塗上凡士林,我也嘗試過貼透氣膠帶,但塗上凡士林之後,就無法貼膠帶,兩個只能選一個。PP內褲不能完全保證不燒襠。胖的人比較容易燒襠。天氣濕熱容易燒襠。男生比較容易燒襠,但我也遇過女生燒襠的。
足部悶濕,走路的時間過長容易起水泡,登山鞋不合腳,也容易起水泡,水泡處理有另一篇文章提了,水泡產生之前,我會用透氣膠帶貼很多層在摩擦比較厲害的地方,例如腳後跟、前腳掌,代替皮膚讓它跟鞋子磨。
外傷,我自己都是用抗生素藥膏擦上去,然後貼上透氣膠帶,連OK繃都不用。但傷口如果太髒,有沙子泥土異物,應該先用飲用的水沖洗過,再來才上藥,清洗傷口遠比將傷口泡在消毒水重要。傷口泡優碘並無法降低感染率。
2.內科疾病: 腸胃炎、感冒、個人慢性病的突然惡化、其他內科疾病
還沒想到寫什麼。
3. 高海拔疾病 AMS HACE HAPE
社團裡面很多文章了,有興趣記得看。認識高海拔疾病,當發生在自己或隊員身上時,要知道你可能得了哪一種疾病,並且知道如何處理它,我想這是主要的重點。預防之道,緩慢上升,增加高度適應時間,不過在台灣很難做到,只好靠藥物來預防。
丹木斯(目前是另一種學名藥,但說這個大家比較知道)可以加速高度適應,可以預防高海拔疾病,可以治療高海拔疾病。類固醇,當無法吃丹木斯,可以考慮使用類固醇預防高山症,但類固醇無法加速高度適應,且停用之後可能造成高山症症狀惡化。
4. 肌肉抽筋
抽筋時,將抽筋的肌肉緩慢伸展,避免過度抽筋引起肌肉受傷,爬山時遇到肌肉抽筋,再來可能不是休息一兩個小時就會好的,如果是長天數的行程,建議直接休息紮營。過度抽筋引起的疼痛可以吃止痛藥。
5. 熱衰竭、熱痙攣、中暑
熱可能引起水分大量流失,伴隨電解質流失,補充水分也可以避免身體散熱機制超過負荷,不要一次補充大量純水,會引起低血鈉,低血鈉可能會頭暈、無力,甚至癲癇發作。肌肉過熱可能造成抽筋,這時後的處理主要是休息降溫、停止活動、補充水分電解質,但爬山遇到的可能不單純只有熱痙攣,更多時候是體適能不足,這個不是降溫就可以恢復的。以前聽說按摩會讓未來的歲月更容易發生抽筋,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適當的按摩是可以的。抽筋過度引起的疼痛可以吃止痛藥。當身體無法調
控過高的體溫,可能變成中暑。醫學講的中暑,第一要件是體溫超過40度C,伴隨神智異常,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高達 50%,所以一般民眾到醫院後說的中暑,常常只能算熱急症而已,因為熱造成的身體不適。中暑吃退燒藥物並沒有作用,需要的應該是離開熱源、5-10分鐘內積極降溫到 39 度 C 以下。

控過高的體溫,可能變成中暑。醫學講的中暑,第一要件是體溫超過40度C,伴隨神智異常,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高達 50%,所以一般民眾到醫院後說的中暑,常常只能算熱急症而已,因為熱造成的身體不適。中暑吃退燒藥物並沒有作用,需要的應該是離開熱源、5-10分鐘內積極降溫到 39 度 C 以下。
6. 失溫
失溫重點是要知道自己或隊員可能出現失溫,避免繼續失溫,嚴重失溫者,回溫的地方盡量靠近軀幹中軸。在野外保溫的課程應該不屬於登山醫學範疇。
7. 動物昆蟲咬傷螫傷
昆蟲和動物咬傷可能引起疼痛、傷口流血、感染等等問題,蜂螫有人會出現過敏的症狀,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台灣,除了六大毒蛇咬傷有抗毒血清可以解毒,其他昆蟲、動物、節肢動物咬傷並沒有解藥,醫師能給予的治療不外乎減輕疼痛,處理併發症,例如傷口感染,或者病原菌傳染,例如恙蟲叮咬引起的恙蟲病、蜱咬傷引起的萊姆症。
在山上,動物昆蟲咬傷處理比照一般外傷,不過毒蛇咬傷需盡快下山打抗毒血清,彈性繃帶可以打,但效果不大,而且不能綁太緊。毒蛇急救器可以用,但不能依賴這個。不要用嘴巴吸出蛇毒,也不要用刀子切開傷口,沒有用。
蜂螫除非引起過敏性休克,不然腎上腺素沒有作用。腎上腺素主要是治療嚴重過敏。蜂螫引起的疼痛可以吃止痛藥物。
蜈蚣咬傷會造成疼痛,目前台灣沒有致死案例。
隱翅蟲體液造成的皮膚灼傷,比照一般燙傷處理即可。
其他可能被動物昆蟲咬傷引起的傳染病,在山上其實能做的不多,下山處理即可(除非在山上還要待很久,一兩星期)
昆蟲叮咬. 如果有局部皮膚症狀. 病患沒有藥物過敏. 擦曼秀雷敦. 外傷藥膏,
抗過敏藥膏都無妨.
8. 壕溝足
症狀:足部痛,非常痛,刺痛,可能持續數天至一個月以上,可能在晚上痛醒。
成因:濕、冷、受壓時間過久,造成血液循環不足,引起肌肉及神經傷害。
預防:避免長時間穿著濕的鞋走路,休息的時候盡量將腳弄乾弄暖
治療:如果足部濕冷,小心回溫,用40度的溫水浸泡雙腳,回溫時可能也會造成疼痛,皮膚紅腫。可以吃止痛藥物減輕症狀。
其他參考文章
NEJM 2013 acute high altitude illness 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