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過程中,偶而會遇到腹痛難耐的,有些可能是輕微胃發炎,有些可能是吃壞肚子,但有些也可能會惡化成致命的結果。
山上能做的不多,無非考慮兩件事情,第一是需不需要吃藥緩解症狀,第二是需不需要撤退,如何撤退,好吧,這不止一件事
如果病患本身無藥物過敏紀錄,在無法立即下山的情況可以先給予止痛,如果是懷疑胃炎或潰瘍發作,可以先給予制酸劑,如果是懷疑腸胃炎,可以給予止痛藥物(普拿疼或其他NSAID)。
需要觀察的重點有幾個
1. 是否持續性疼痛,或者一陣一陣痛。持續性疼痛,用藥未改善,可能是發炎比較嚴重,發炎可以是胃酸過多造成胃發炎或潰瘍發作,也可能是細菌感染造成的,細菌性感染一般是慢慢發作,越來越痛,但有通則就有例外,偶而會遇到急性闌尾炎,發作起來像是腎結石的表現。急性闌尾炎通常是慢慢痛,腎結石通常是突然大痛,而且痛在半邊肚子,再次強調,有通則就有例外。持續性疼痛,或用藥未緩解,可能需要下山至醫院做進一步評估
2. 是否發燒,發燒代表全身性發炎反應在進行,腸胃炎也會發燒,闌尾炎也會發燒,甚至急性胃炎也可能發燒,如果發燒頻繁,或發燒合併全身性症狀越來越嚴重,通常要考慮嚴重感染,可能需至醫院評估病情,甚至需住院治療
3. 是否嘔吐,嘔吐嚴重的時候,無法吃藥物緩和症狀,藥物一吃下去就吐出來了怎麼會有效,如果持續嘔吐,合併其他症狀(腹痛、發燒),可能也需要至醫院做進一步評估。單純嘔吐但沒有腹痛,不一定是腸胃問題引起,內耳不平衡、高山病等等,都可能引起嘔吐問題
4. 是否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症狀,例如頭痛、解尿痛、頻尿、喘、胸痛、背痛、皮膚有水泡等等
舉例:
酮酸中毒一般發生在糖尿病患,症狀可能會喘、腹痛、意識不清、昏迷等等
胸痛背痛加上腹痛,要考慮心臟問題、主動脈剝離、潰瘍穿孔等等
半邊腹痛加上皮膚有水泡,可能是帶狀皰疹發作,如果確認是帶狀皰疹發作,反而比較不擔心,因為帶狀皰疹就是非常痛,不太致命
半邊痛加上尿尿有症狀(頻尿、血尿、尿道痛)可能是腎結石發作,腎結石發作也不致命,就是非常痛而已
急性闌尾炎,就是俗稱的盲腸炎,可能會右下腹痛合併其他類似腸胃炎症狀,但初期發作,病患可能會覺得是胃痛,痛的部位和實際發炎的部位有時候落差很大
突發性胃痛、胸痛、肩膀酸痛合併牙齒痛,有經驗的急診醫師會先考慮急性心肌梗塞
女性要考慮的問題比男性更多,女生可能會有經痛、排卵痛、黃體出血造成疼痛、卵巢扭轉、骨盆腔發炎等等問題,這些在男性病患就不必考慮了。
結論,山上遇到急性腹痛,如果症狀嚴重,應撤退下山至醫院評估,如果就醫過程漫長,適度給予止痛藥物是可以的,但發炎很厲害的時候,口服止痛藥物通常作用不大,有些疾病給予肌肉注射甚至還是無法緩解疼痛,除了藥物,應禁止喝水吃東西,直到排除需開刀治療的問題為止(闌尾炎、潰瘍穿孔、內出血、主動脈剝離等等),建議劇痛的病患保持空腹狀態,無法自行撤退下山,考慮對外求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