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在 uptodate (This topic last updated: Mar 27, 2018.)裡面提到 :
如果沒胃口, 短時間內可以喝液體就好. 可吃加鹽的水煮澱粉類, 穀物, 例如馬鈴薯, 麵條, 米, 小麥, 燕麥. 其他還有餅乾, 香蕉, 湯, 水煮蔬菜.
Diet — There is no particular food or group of foods that is best while you have diarrhea. However, adequate nutrition is important during an episode of acute diarrhea. If you do not have an appetite, you can drink only liquid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oiled starches and cereals (eg, potatoes, noodles, rice, wheat, and oats) with salt are recommended if you have watery diarrhea; crackers, bananas, soup, and boiled vegetables may also be eaten.
Diet — There is no particular food or group of foods that is best while you have diarrhea. However, adequate nutrition is important during an episode of acute diarrhea. If you do not have an appetite, you can drink only liquid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oiled starches and cereals (eg, potatoes, noodles, rice, wheat, and oats) with salt are recommended if you have watery diarrhea; crackers, bananas, soup, and boiled vegetables may also be eaten.
病毒性腸胃QA~ 台灣疾管局
Q: 什麼是病毒性腸胃炎? | |
A: |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而病毒性腸胃炎可由不同種類病毒引起,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
|
| |
Q: 什麼病毒會引起腸胃炎? | |
A: |
有多種病毒可引起腸胃炎,包括諾羅病毒(Noro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腺病毒(Adenovirus) 40型或41型、沙波病毒(Sapovirus) 及星狀病毒(Astrovirus)。
|
| |
Q: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是什麼? | |
A: |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
|
| |
Q: 病毒性腸胃炎是一種嚴重的病嗎? | |
A: |
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
| |
Q: 病毒性腸胃炎會傳染嗎?這些病毒是如何傳播? | |
A: |
病毒性腸胃炎是會傳染的,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飲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皆可能受到感染。
|
| |
Q: 食物如何被腸胃炎病毒所污染? | |
A: |
食物可經由帶有病毒性腸胃炎的食物準備者或處理者所污染,特別是那些如廁後沒有洗手的人。貝類也可能被污水污染,如果生食或食用未煮熟受污染的貝類(如牡蠣或蛤蜊等),會導致腹瀉;飲用水如被污水污染,也能散播這些病毒。
|
| |
Q: 什麼季節容易發生病毒性腸胃炎? | |
A: |
病毒性腸胃炎的發生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且每種病毒有其季節特性,例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及星狀病毒在一年當中較冷的月份發生(例如:11月~隔年3月),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
|
| |
Q: 什麼地方容易發生病毒性腸胃炎? | |
A: |
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但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
|
| |
Q: 誰會感染到病毒性腸胃炎? | |
A: |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發生在各個年齡層和背景的人,不過,有些病毒傾向於在某些年齡層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腺病毒、星狀病毒及沙波病毒亦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
|
| |
Q: 病毒性腸胃炎如何診斷? | |
A: |
通常醫師依據病患的症狀和身體檢查來診斷病毒性腸胃炎,輪狀病毒感染可依據糞便檢體檢驗結果來診斷,但一般醫療機構的實驗室並不常規檢驗其他病毒性腸胃炎。
|
| |
Q: 病毒性腸胃炎如何治療呢? | |
A: |
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家中有嬰兒或幼小孩童的家庭可在一般藥局購得口服電解質溶液,以備需要。
|
| |
Q: 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期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
A: |
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但同時也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另外,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
| |
Q: 如何避免得到病毒性腸胃炎呢? | |
A: |
(一)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二)應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三)為預防疾病傳播,應澈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及床單、小心處理病患的糞便及嘔吐物,並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
| |
Q: 病毒性腸胃炎有疫苗嗎? | |
A: |
大部分的病毒尚無疫苗,但目前市面上已有自費輪狀病毒疫苗,若家中有幼兒可諮詢醫師後考慮接種。
|
| |
Q: 環境消毒用的漂白水應如何配製呢? | |
A: |
酒精性消毒劑對引起腸胃炎的病毒殺滅效果不佳,須使用較高濃度的稀釋漂白水。稀釋漂白水前應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圍裙,稀釋的漂白水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未使用的部分在24小時候應丟棄。
(一)準備物品:
1.市售漂白水:含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之濃度約為5%。
2.免洗湯匙(1湯匙約為20cc)。
3.大瓶寶特瓶(1瓶容量約為1250cc)。
4.手套、口罩、防水圍裙及護目鏡。
(二)環境消毒建議使用0.1%漂白水,配製方法為:
1.大量:【2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10瓢) (大瓶寶特8瓶)
2.少量:【2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
(三)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建議用0.5%漂白水,配製方法為:
1.大量:【10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50瓢) (大瓶寶特8瓶)
2.少量:【10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